最近在研究“信息可视化”,因此首先需要定义研究范畴。
信息可视化的定义之前有同事研究过,本文只简单摘录wiki的定义:
信息可视化(英文: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是一个跨学科领域,旨在研究大规模非数值型信息资源的视觉呈现,如软件系统之中众多的文件或者一行行的程序代码,以及利用图形图像方面的技术与方法,帮助人们理解和分析数据。与科学可视化相比,信息可视化则侧重于抽象数据集,如非结构化文本或者高维空间当中的点(这些点并不具有固有的二维或三维几何结构)。
特别区别一下“信息可视化”和“科学可视化”概念。在一些书籍中,这两类可视化设计都是未经过区分的。
“科学可视化”处理的数据具有天然几何结构,如下:
有一种“科学可视化”相信读者都“设计”过,高中时候画“磁感线”“电场线”。这些“线”是肉眼不可见的(实际上也不存在),但是为了理论研究,我们将其可视化。
空气的流动,人眼是不可见的。在科学研究中,通过某些手段将看不见的气体流动可视化,以帮助进行模拟实验或者理论研究。
这一类可视化统称为“科学可视化”,是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不属于“信息可视化”研究范畴。
“信息可视化”处理的数据更为抽象,比如:
柱状图,趋势图,流程图,uml图,还mindmanager生成的树状图,都属于信息可视化,这些图形的设计都将“抽象”的概念转化成为可视化信息。
撇清了“科学可视化”,本文将从功能主义角度研究信息可视化的范畴,以及不同类型信息可视化的案例和设计特点。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迅速明确“信息可视化”领域中哪个部分是对当前工作最有价值的。
danyel fisher在一篇研究动画可视化的文章中(《danyel fisher, steven drucker, roland fernandez, and xiaoji chen, vis-à-vis: a visual language for spreadsheet visualizations, no. msr-tr-2011-142, june 2011》)提到了数据可视化的一个维度:“展现——探索“(presentation——explorer),本文认为能够从功能主义角度较好的诠释信息可视化研究范畴。
以下通过一张图来表达“展现——探索“维度的含义。
排名变化太大-域名及账户问题云服务器怎么新建网站阿里云新用户99元买一年服务器阿里云服务器配置参数怎么查询的谷歌云服务器怎么实现上网虚拟主机多少钱一年IOS11公测,新版AppStore隐含一波怎样的流量红利?电脑中玩泡泡堂无法兼容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