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流量为王为何搞不定电商?

发布时间:2025-01-23 点击:55
2015年下半年,许久没有在电商领域出手的百度,终于按捺不住寂寞了,连续战略投资了蜜芽、菠萝蜜和我买网,颇为有意思的是,前两个都是走跨境电商路线,一个侧重于母婴产 品,一个主打“视频互动直播”,让人们的海淘可以通过视频,现场点验。而我买网则是老牌的食品电商,并正在往生鲜电商迈进。
但这还不是百度在电商领域最大的改变,真正关键的是,现在的百度思想转变了,开始投现钱了,而非像它当年一样,只想投流量。
百度的电商危机感
在很多人看来,百度应该说是中国最懂网络营销的企业,无它,百度自己掌握着流量入口。可奇怪的是,最懂网络营销的百度,却一直没能玩转最需要网络营销的电子商务。
其实,在所有做电商的人心中,都有一个“流量就是用户”的魔咒。百度想做电商,不是一时半会了。2007年百度成立电商事业部,2008年10月,百度“有啊”上线,扬言“3年超越淘宝”。但是2011年3月底,百度发布公告称“有啊”将于一个月后关闭,“有啊”的商城业务将有计划地转移给乐酷天、耀点100等合作伙伴。随后2011年底,百度电商事业部被拆分为独立公司。2012年,“有啊”被包装成“爱乐活”重新上线,但被定位为本地生活信息服务平台。“有 啊”从此被百度的其他电商项目所替代。
百度“有啊”败得近乎悄无声息,在当年的电商大潮里仅仅只是浪花一朵。
先说说,为什么百度要做电商?多元化发展,其实并不是李彦宏的理由。
“在全球任何市场上,电商都是搜索引擎最大的广告主,从战略上来说电商和搜索引擎,是客户或者合作伙伴关系。”爱乐活ceo蔡虎在分析百度电商战略失利之时,曾经如是说道。
而对于李彦宏来说,更大的危机来自于一旦电商们都走了,百度靠搜索引擎这一单一支柱,收益是否也会因此滑坡?
有数据显示,在百度笃定电商战略之时,在百度的4亿搜索用户中,已有30%%u7684搜索用户有过网购行为,25%%u7684用户有网上支付行为。当马云在2008年屏蔽百度时,李彦宏的危机感 加重。
李彦宏知道,网民们开始记住了淘宝域名或加入收藏夹后,不再一定要通过百度搜索绕个弯
进店了,淘宝站内的搜索可以更好地满足需要。百度的法子就是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上,
趁着商品搜索和购物起点都还没有转移到电商网站尤其是淘宝前,先下手为强,自己做电商。
起步之初,百度面临着两条路径:一条是自建商城,即“有啊”模式;另一条是效仿google
shopping模式,做比较购物搜索,相当于导购。百度觉得,走谷歌路线和现在的百度搜索
没啥差别,只是细分了,也就是现在我们常说的垂直搜索。
而且李彦宏自己也不太看得起垂直搜索,哪怕是在2010年,淘宝的电商垂直搜索做到极致 时,他依然在一次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我从事搜索业务大概有15年。在过去15年,我看到大量在各种垂直领域打造搜索引擎的尝试,但没有人能取得成功。我认为主要原因是用户较为懒惰,他们希望通过一个搜索框就能满足各种需求。垂直搜索引擎可能拥有少量忠实用户,主要的流量很可能来自百度搜索结果页面上的链接。”
这份自信,让“有啊”变成了必然的选择,也同时成为了百度转型的战略性产品。
流量和技术难以支撑电商
淘宝以c2c起家,百度要牵制它,一方面分蛋糕,一方面弱化它的电商搜索引擎入口规模,最好的办法就是也做c2c。因此“有啊”的初始定位也就明确了。
有庞大的流量背景,“有啊”的开张之日显得格外红火。上线第一天访问量即超过400万,上架商品数199万件。几乎所有的入驻商家都相信,百度会给自己的商城店铺一些流量倾斜。
但实际情况似乎并非如此。一位百度“有啊”离职人士曾对外透露:“百度对‘有啊’的投入也不大,主要是人力投入。”据坊间传闻,一个月的推广费也就不过数千元,连个中等规模的淘宝店铺都不如。而对比淘宝,当年为了和易趣争夺c2c市场份额,曾不惜代价砸下数亿广告费。更有意思的是,在“有啊”,c2c业务队伍人数也只有100来人,而当时阿里巴巴c2c业务群的员工规模在千人以上了。
原因很简单,百度觉得这样就足够打败淘宝了。在百度看来,自己就是最好的网络营销平台,它不用给钱,流量这个金不换的资源,就是最大的支持。百度当时的投资习惯很“稳健”,只投资无形资产,却处于控股地位。
同样的例子还有奇艺网。2010年初,百度引入普罗维登斯资本的5000万美元组建视频网站奇艺网,后更名为爱奇艺网。除了带来巨额流量外,百度在运营层面上并没有对爱奇艺进行过多的干预,当然,除了流量,也没给其他资源。
但就如只获得流量支持的奇艺网玩不转,最后反而是用和搜索引擎关系不大的app在移动端崛起一样,守着流量宝山的“有啊”也很郁闷。根据易观国际发布的2010年第2季度数据显示,百度“有啊”在该季度的交易额仅为1.25亿元,市场份额为0.11%%uff0c而淘宝的份额则是75.16%%u3002
最省力的路数似乎走不通,百度决定变阵。
2010年1月,百度宣布斥资5000万美元与日本乐天建立合资公司乐酷天,进军b2c业务。与此同时,李彦宏决定弱化“有啊”的c2c模式。这也意味着百度的电商之路由c2c开始向b2c转变。随后,百度“有啊”总经理李明远等核心人员离职。之后,百度“有啊”生活平台上线,意味着有啊c2c业务正式转型生活平台服务。
百度决定转型b2c的决策其实非常明智,因为这直接触及“有啊”失败的根本性问题—跟错风。
在“有啊”跟风之时,c2c确实是电商中最红火的,但就连淘宝自己都知道不靠谱,在积极谋划向b2c转变。因为国外的同行已经用血的教训证明了,b2c才是未来电商的主流。甚至可以这么说,当时在电子商务领域,并没有多少人去严格区分c2c和b2c业务。
有质量、有服务、有货源乃至有品牌,一直都是商品销售的核心。c2c不可能全然做到,等做到了,也就变成b2c了。说的更白话点,淘宝当初做c2c,是因为没有多少实体商家想试水这个还不知道所以然的b2c。c2c培育好了市场,商家也明白了行业大势,跟上了,c2c也就顺理成章b2c了。
流量是王道,但绝非唯一因素,更专业的队伍、更充分的放权、更灵活的机制等每个环节亦决定着多元化的是非成败。
这一点,百度在“有啊”失败后许久才认识清楚。尽管它及时地发现自己跟风时站错了队,但很快调整到了正确的轨道。
然而正确的b2c产品乐酷天,在它短短的2年生命里,对于中国网购用户来说基本是个陌生的存在。2012年4月,日本乐天方面提前公开宣布,将在当年5月份关闭在中国与百度合资建立的乐酷天电子商务平台,乐天表示关闭原因是“经营不善”。而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百度并未对乐酷天有一分钱现金投入,投入的更多是资源和流量支持。这和“有啊”的玩法差不多。 几乎同呼吸共命运的还有百度的另一个电商项目耀点100。
2010年5月,百度联合达芙妮投资耀点100。2012年7月因资金链断裂,耀点100暂停运营。 这次没有路线错误,错在哪?用错方法论。
百度的流量为王、技术为王两大互联网思维在电商领域水土不服。李彦宏和他的百度核心班子经常挂在嘴边的词汇就是技术,有了技术就似乎天下无敌,这话其实和当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一样经不起推敲,都是有前提条件的。
在百度搜索上,技术是万能的,因为技术可以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当然,如果只考虑用技术换钱,比如竞价排名,体验就未必好了。而在电子商务上,技术能带来客流,但商品本身和服务才是真正留住客的所在。
只给流量的百度,却不真正耐心去筛选、协助店铺,培育类似淘宝那样的“淘品牌”,一味的施加流量肥料,就希望电商能够野蛮生长,岂能不败?
内容和体验才是真正武器
当然,百度还有其他的布局,比如2010年3月上任的“有啊”总经理蔡虎几经调整,“有啊”变“爱乐活”,重新确定了“本地生活服务”的新平台定位,拉开了百度o2o的布局。在当时,本地生活服务信息领域在经过2010?2011年团购网站疯狂生长的洗礼之后,早已成为了竞争激烈的红海,58同城、赶集网、大众点评网等早已严阵以待。
不过百度并不担心,因为这个领域还没有另一个“百度”,但结果是大刀阔斧的进去,血本无归的出来。为啥?百度的老毛病还是没改,总是想坐在网上管着水龙头就好。当然,在各种电子商务网站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大背景下,百度的失利不

云服务器好不好相关优惠价格
云服务器空间租赁费用
不同于Windows的Linux系统中命令运用(一)
警惕电子邮件中的发票链接
云服务器与虚拟主机 vps区别
云服务器租凭价格
云服务器公网ip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按照书上的代码,编译老是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