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理念发生着改变,全民健身意识逐渐觉醒;keep抓住时代浪潮,以健身工具作为功能主打,优质内容社区加持,上线后发展势头迅猛,五年来已经累积2亿多注册用户,成为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一站式智能健身平台;本文作者进行了keep的竞品分析,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本文通过keep与竞品的多维度对比,分析这款移动应用成功的原因,并从产品小白的视角,大胆展望keep将来的功能迭代方向和商业化发展。
(体验环境:产品版本v6.46.0 / 系统ios 12.3 / 机型iphone7 / 时间2020年8月)
一、市场分析
1. 行业背景
健身行业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新中国成立的时期。
从1948年内地的第一家健身会所,到90年代健美皇后马华成立的健身俱乐部,再到世纪末浩沙集团俱乐部连锁经营模式在内地的兴起;健身行业在我国从无到有,再到蓄势待发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历程。
2001年,中国申奥成功的消息给全国人民的健身热情再添一把火,国内健身俱乐部的数量呈现井喷式增长。
2008年奥运会后,国务院将8月8日定为全民健身日,国家大力支持健身事业发展的同时,民众的自主健身意识开始形成。
2014年国家《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政策的利好,传统线下健身行业趋于成熟,加上科技力量的逐渐强大,资本开始探索新型健身模式,互联网健身应运而生;各类o2o项目、新型健身房、智能硬件等的出现和普及逐渐推动着国人运动健身方式的转型升级。
2. pest宏观分析
1)政治环境
近年来,体育运动事业发展得到国家层面的大力支持,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体育总局发布中国体育群众发展报告》、《体育总局、国家发改委提出进一步促进体育消费行动计划》等体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旨在提倡科学健身,提升公共体育普及水平,建设共享健身服务平台,优化健身结构布局,鼓励创业创新;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提高中华民族身体素质。
2)经济环境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基础设施逐渐完善,资金开始向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建设倾斜;而相比与传统服务业,运动科技和智能健身领域发展相对成熟的企业更加能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夯实经济基础为国民升级消费行为提供了先决条件。
2019年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超过三万元,人们的消费需求由生存型转向发展型,消费观念也发生转变,更多人开始追求绿色健康的消费理念,注重精神需求和生活品质。
3)社会环境
城市化飞速发展,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已不能和前辈同日而语;社会对工作效率的要求越高,城市人口面临的工作压力越大。
世卫组织2019年调查报告显示,全球只有5%%u7684健康人口,亚健康状态早已成为所有年龄层的共同困扰。
中国社科院《人才发展报告》的数据显示,中国超重人口有7000万到2亿人,脂肪肝患者约有1.2亿人;肥胖问题已经成为国民健康的巨大困扰,而运动健身正是人民改善健康状况的有效途径;疫情爆发以来,人们出行受限,线上运动app迎来发展契机。
4)技术环境
互联网强势崛起,智能手机基本普及,4g技术成熟稳定,5g时代到来,各类健身移动应用如春笋般涌现,线上科技与线下场景的结合是未来健身行业的必然趋势。
此外,各家科技公司也在智能硬件上创新深耕,不断出现如手环、体脂称、跑步机等智能设备;精准采集身体数据,用户的运动情况、健康状况得以数字化。
3. 市场规模
艾瑞咨询2019年《中国运动健身行业发展趋势白皮书》数据显示,目前中国不仅健身用户规模可观,而且体育用品的消费的增速提高,体育场馆的规模持续扩大,健身教练的从业者数量也不容小觑;由此可见,中国目前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未来的发展前景广阔。(数据来源:艾瑞咨询)
这类健身用户中,越来越多人开始接触线上健身模式;下表中的数据显示,自2104年以来,我国线上健身用户的数量成逐年增长态势,且增速极快,虽然目前看来趋势放缓;但由于其用户基数大,因此未来仍有拓展空间。(数据来源:智研咨询)
4. 市场现状
从以上的数据和分析来看,我国目前的健身行业和线上健身市场是有巨大发展潜力的,也受到了资本市场的青睐;尤其是在智能健身服务与科技场馆建设方面,科技化、智能化是未来健身行业的发展方向。
目前市场上的健身app种类多样,主打的运动功能各有不同,主要可以分为健身类、跑步类、健走类、其他类,各厂商对流量资源的把控比较分散;数据显示,健走领域聚集了大量计步产品,此类应用瓜分了在线健身app市场上34.27%%u7684流量,而跑步类和健身类分别占33.99%%u548c18%%u7684市场份额。(数据来源:智研咨询)
需要注意的是,不论各类app最初上线时的主打功能是哪种,发展至今各家都在向其他运动领域横向扩展;很多排行靠前的线上运动app如今都上线了健身、跑步、计步、骑行、瑜伽几类功能,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功能同质化的问题。
在功能多而全的基础上,谁能在细分领域做到内容和服务更优质,谁才能吸引更多流量,盲目对标只会造成用户流失。
在运动类移动应用市场逐渐成熟,用户量增长已经放缓的情势下,各家公司开始向用户粘性方向寻求突破,内容社区和社交打卡成了各家必争之地。
丰富自家运动功能类型的同时优化服务,增强运动社区建设,创造优质社区内容,有利于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二、确定竞品
为了更好地在众多移动app中筛选出keep最具有竞争力的竞品,本文参考了艾瑞指数健身运动类应用排行榜,以月独立设备数为依据,筛选出了前六名的app,认为是最受线上健身用户认可的运动健身移动应用:
1. 选择指标
根据功能相似度,首先排除了以健步走记步工具作为主打功能的步多多。
其余竞品中,通过对七麦数据上这几款产品在app store上的应用描述、分类排行、近30天日下载量综合评估比较, 结果如下图所示:
从应用排行来看,小米运动是keep之下排行最高的,其实是咕咚和悦动圈。
在这三款应用中,虽然悦动圈的独立设备数最高,但近期在应用商店中的表现却不好,其原因值得探究。
悦动圈是以健走和跑步记录为主打功能的应用,slogan是走路就能领红包,可能红包是初期吸引众多用户注册的主要原因;然而红包的激励并不能使用户真正爱上运动,红包激励缩减后部分用户就会流失;悦动圈的健身功能并不是其主要功能模块,与keep的用户定位不同,因此排除。(数据来源:七麦数据)
2. 确定竞品
3. 选择原因
通过产品体验,我们可以发现,咕咚和小米运动与keep的基础功能——即运动模块基本重叠,三者的都包含跑步、健身、健走、骑行四种记录功能,且同样具有社区功能。
咕咚与keep更为相似,因为二者还同样具备商城模块和会员制度,属于直接竞品。
小米运动与之区别的地方在于,该款应用更加倾向于绑定小米智能设备进行精准的运动和健康数据记录,其商业模式与前两者有所区别,属于间接竞品。
得益于小米智能硬件设备的引流,小米运动app获得了不小的流量和用户活跃度;然而,仔细试用过小米运动app后发现,其实它的功能点设置并不是很全面,需要加强软件方面的建设。
三、竞品分析
1. 产品定位
keep是一款具有社交属性的免费移动健身产品,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利用碎片化时间选择适合自己的健身课程。
keep在初期主打移动健身工具,其创立的初衷是为小白提供健身指导,解决大多数小白不知如何正确高效健身、线下健身卡和教练价格高、健身房离家远、时间不充裕、一个人没有动力等阻碍他们迈出第一步的诸多痛点。
用户定位精准,免费的训练课程、优质的内容社区和社交属性吸引了不少流量,积累了庞大的用户基础后上线商城模块,将流量变现,形成完整的商业闭环。
咕咚是国内首款运动app,上线之初是以gps跑步记录为主打功能,随后推出了咕咚手环等智能硬件,转型成为线上运动与智能硬件终端相结合的数据平台。
咕咚主攻跑步赛道,在记录数据的基础上给运动爱好者们提供了一个赛事平台,推出了线上马拉松、自行车赛事等同城活动,打造全民运动生态系统,提高了社交属性。
2017年起进军智能装备领域,2018年上线健身模块,形成了智能装备、运动社交、数据记录的一站式运动平台。
小米运动依托硬件优势,为用户提供精准的运动数据记录,和详细的睡眠及运动分析;其主要功能模块只有基础的运动记录功能和社区功能,而没有商业化的商城板块,这是它与前两个竞品区别的地方。
2. 用户分析
1)用户画像
从使用人群性别比例中可以看出,虽然三款运动app的男性用户均是多于女性,但差别基本不大。
咕咚的男性用户比女性用户稍多一些的原因可能是基于产品最初的定位,由于爱好跑步的男性用户会稍多一些,因此咕咚积累了较多的男性用户。
而keep在2018年6月时,男性用户只占到了38.76%%uff0c超过六成为女性用户。
究其原因,女性用户的需求主要是减肥瘦身改善体态,可能一张瑜伽垫就可以配合keep的专业课程操练起来;而男性对增肌的需求相对较高,对专业器械的依赖较大,可能是导致初期男性用户较少的原因。
keep逐渐开发了更多适合男性用户的
图文详解wps如何添加字体 教你在wps添加字体的方法权重网站降权分析 如何恢复(使用改版策略)2019双十一上云选云服务器提交文章的时候出现拦截提示机房通报说我们的服务器对外攻击windows云服务器搭建网站教程怎么下载全民k歌 全民k歌的下载安装方法t.tt被重新启用,罗永浩还能东山再起?